“人工智能是什么?它是如何赋能千行百业的?”4月23日,一场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分享交流会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举行,来自南宁市相关政府部门、中小企业以及各大院校等近百人参与现场互动,共同探讨交流南宁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发展的经验与案例。
位于南宁市良庆区产投五象振邦产业园区内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广西唯一一个具备公共服务属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可用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的开发、训练和推理,是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算力平台,目前已建成一期42P训练算力+1.4P推理算力
“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和重要竞争力。”南宁产投集团副总经理、数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宇介绍,自去年9月份上线运营以来,智算中心共为51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提供普惠算力和算法开发服务,算力合作内容涵盖教育、科研、交通、制造业、互联网等多个行业的AI应用场景创新,并已成功将中文语言、视觉处理、遥感、以文生图等16个大模型适配到本地环境中。
“未来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组成部分,智算中心还将参与全网算力、数据和生态的汇聚与共享。今后,驻邕企业可通过充分利用智算中心普惠AI算力,激活发展新动能,构建一系列AI+行业的示范性应用场景。”韦宇说。
近年来,南宁不断加快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步伐,把数字经济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去年南宁市入选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南宁市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张春认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促进AI产业化、产业AI化和政府治理智能化的重要引擎,将在推动全区、全市人工智能战略实施,赋能实体经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重大支撑和推动作用。
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的多领域应用已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产生了影响,不少企业对此十分关注。“人工智能若是应用到我们的生产线中,将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生产效能。”南宁盛鑫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若愚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将建设年产3万吨锂盐和30万吨硫铁矿制酸绿色循环经济园项目,主要生产新能源电池材料产品,其中生产车间对化工生产工艺要求严谨,人工智能精准的算法数据将对企业节能、环保、降低生产成本起到帮助作用。